全校各部門🫁:
為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師隊伍建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紮實推進《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發〔2018〕4號)的實施,緊密結合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有關要求🧑🏿🔬,根據《中共教育部黨組關於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誌教師節重要講話精神的通知》(教黨〔2019〕42號)要求🔷,引導廣大教師守教育報國初心,擔鑄夢育人使命,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經研究,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遠程培訓中心決定組織開展“守初心、擔使命🍲、鑄師魂、強本領——爭做新時代‘四有’好老師”專題網絡培訓🛰。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培訓目的
1.提高政治素養🤦🏼♀️,堅定政治立場🧜🏻♀️。引導廣大教師加深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的理解、闡釋和運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踐行“兩個維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2.不忘教育初心,牢記育人使命🙋🏽。引導廣大教師常葆教書初心,勇擔育人使命,立足崗位、砥礪奮進🤰、擔當作為,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以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投身教書育人事業,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3.提升師德修養🫲🏽,提高師德水平🧛。引導廣大教師不斷加強師德修養👂🏻,模範遵守職業道德規範🥬,把師德規範融入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的實踐之中🐯,在細微處見師德🎚,在日常中守師德,養成師德自律習慣,提高師德踐行能力🤗,使師德素養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以人格魅力啟迪學生心靈,以學術造詣開啟學生智慧之門🧏🏽♂️➛。
二🤲、培訓時間
培訓時間為2019年11月10日至2020年1月10日
三、培訓內容與形式
本次培訓依托中國教育幹部網絡學院培訓平臺組織實施🦚🤴,培訓期間學員在中國教育幹部網絡學院(www.enaea.edu.cn)進行註冊,登錄後綁定學習卡卡號🧚🏻♀️,即可參加培訓學習。培訓分課程學習👃、交流研討🏃🏻、心得撰寫🚿、在線考試四個環節。
(一)課程學習
本次培訓結合參訓對象工作實際分類設計培訓內容🦊,設置“政治理論與政治方向”“教育初心與育人使命”“教育理念與政策法規”“師德修養與師德培育”“教研技巧與專業成長”“師德智慧與職業幸福”等課程模塊(見附件1)😈。參訓學員結合自身需求自主選學完成不少於20學時(45分鐘/學時)的視頻課程學習任務。
(二)交流研討
培訓期間🧑🏻✈️,參訓學員結合培訓心得和本校實際進行網上集中研討,也可結合所在學校實際情況🏍,線下自行組織開展討論。此外🖇,中國教育幹部網絡學院將設立主題研討區,參訓學員可在論壇內與全國的教師同仁進行廣泛地互動交流,分享學習成果。
(三)心得撰寫
培訓期間,參訓學員需結合培訓目標、內容和自身工作實際💺,圍繞“不忘教書育人初心🚸,牢記立德樹人使命”“‘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和‘四個相統一’的正確認識與如何踐行”等內容撰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學習心得作為本次培訓的研修成果🔦。
(四)在線考試
參訓學員在完成規定學時的課程學習後,需參加在線考試🕕,重點考察教師職業規範😈、準則等相關內容,題型為單選🍛、多選👨🏫、判斷,滿分100分🎅🏻,60分及以上合格。
培訓結束後,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向完成培訓各環節考核要求的參訓學員發放學時證明✪,學習時長計入繼續教育培訓學時🧛♀️。
四👩❤️💋👨、學習要求🧑🏻:
參訓學員需按照要求完成培訓各環節學習🧑🏿🔬、考核並取得結業證書。取得結業證書的學員可視作完成當年教師政治理論學習要求🎑。各學院需對參訓人員的學習進度與效果進行監督,學員個人完成情況納入個人年度考核內容,學院培訓完成情況納入二級部門年終考核內容🧑🏻🦱。
五、各學院培訓名額分配如下:
能源與機械工程學院🧜🏽♂️: 4人
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 4人
電氣工程學院💻: 4人
自動化工程學院: 4人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3人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3人
經濟與管理學院: 3人
數理學院: 3人
外國語學院: 3人
馬克思主義學院:2人
體育部🧑🏻⚕️: 2人
國際交流學院: 1人
藝術教育中心: 1人
工程訓練中心🧜🏻♀️: 1人
六、申報程序:
各學院於11月 2日前把名單報教師工作部思政科🌑。聯系電話👆🏻:61655046
特此通知⭕️!
教師工作部
2019年10月29日
“守初心、擔使命🦄、鑄師魂🐑🙎🏽、強本領
——爭做新時代‘四有’好老師”專題網絡培訓課程列表
課程模塊 | 課程名稱 | 主講人 | 單位及職務 |
政治理論與 政治方向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秦 剛 |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主任 |
從文盲大國到人力資源大國——建國70周年中國教育改革發展輝煌成就 | 高書國 | 中國教育學會副秘書長 | |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實現高校內涵發展 | 鐘秉林 | 中國教育學會會長 | |
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推動教師教育創新發展 | 王定華 | 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 | |
堅持立德樹人🖖🏼,建設教育強國——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 | 王炳林 | 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 |
教育初心與育人使命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理論與實踐邏輯 | 陳冬生 |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國外馬克思主義教研室主任 |
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目標 | 曹鵬飛 |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建部教授 | |
總書記重要講話為新時代人民教師肩負使命擔當責任賦予力量 | 李 方 | 北京教育學院原院長 | |
鑄魂育人🧑🏻✈️,以文化人——思想政治工作實踐與思考 | 俞明祥 | 浙江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 | |
做大學生健康成長的人生導師 | 曲建武 | 大連海事大學教授 | |
教育理念與政策法規 | 高校教師職業行為準則 | 姚金菊 | 北京外國語大學法學院教授 |
事業單位改革背景下的高等學校教師權利及其法律保護 | 蔡海龍 | 首都師範大學教育學院講師 | |
高等學校學生管理中的法律問題與應對 | 王大泉 | 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 | |
新時代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培養——師德失範案例警示教育 | 石連海 |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副教授 | |
師德修養與師德培育 | 儒家人文精神與教師素養 | 張奇偉 | 北京師範大學人事處處長,教授 |
師德師風建設與中國傳統文化 | 姚小玲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 | |
責任高於熱愛 師德見於平凡 | 王國英 | 保定學院教育系主任 | |
從史學精神看高校教師人文素質提升——從求學生涯和我的老師們談起 | 朱孝遠 | 北京大學教授 | |
國學·修身之道——讀《四書》👰🏿♂️,談學習系列微課 | 陸林祥 |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務長 | |
教研技巧與專業成長 | 做國家和人民滿意的人民教師——談教師師德和素養、教學方法與藝術 | 張學政 | 清華大學教授 |
專業課程融入思政工作的教學設計理念與方法 | 張黎聲 | 上海中醫藥大學人體解剖學教授 | |
如何打造信息時代的金課 | 王竹立 | 中山大學教師發展中心培訓專家 | |
高校青年教師科研巧技能 | 劉平青 | 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副院長 | |
師德智慧與職業幸福 | 我的老師們 | 武際可 | 北京大學工學院力學與空天技術系教授 |
做一個快樂的教書人——一位工科大學教師的教書心得筆記 | 曲洪權 | 北方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學院責任教授 | |
步入師德藝境 體驗職場幸福 | 劉驚鐸 姚亞萍 | 國家開放大學教授 | |
高職院校教師的心理健康維護——工作壓力管理與職業倦怠預防 | 伍新春 |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 | |
幸福之道——高校教師心理健康與幸福感提升 | 國智丹 | 中山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中心教師 |
說明:1.具體課程或有調整🎺,請以平臺最終發布課程為準;
2.主講人職務為課程錄製時的職務🥮💆🏻。